2025年第二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在镇江举办
2025年7月10日至13日,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2025年第二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举行。来自全省31所高校的102支队伍、430余名师生同场竞技。
首先,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木旺致欢迎辞,他对省学会的信任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乌篷船模型”赛题呼应学校“海洋土木”特色,是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然后,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强调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载体,肩负为国赛选拔的重任,并寄语学子在展示扎实理论功底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充分享受竞赛过程。最后,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玉峰呼吁高校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师生在追求结构轻量化与高承载力的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开幕式由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潘志宏主持。
第二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包含模型加载组与模型展示组两大组别。
作为竞赛的核心与焦点,模型加载组的选手们需在严格的12小时封闭制作时间内,仅使用提供的竹材和胶水,现场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符合赛题要求的“乌篷船”结构模型。该模型需承受模拟真实复杂荷载工况的多级加载测试,对结构的轻量化、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连接细节提出了极高要求。比赛现场,选手们争分夺秒,从方案构思、结构计算、材料裁剪到构件组装、节点加固,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各队模型制作完成后,带着作品依次进入加载区并进行现场答辩,向评委阐述设计理念、计算依据并回答专业提问。期间,多级加载测试环节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砝码逐级增加,模型承受的荷载不断攀升,每一次成功的加载都伴随着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欢呼,每一次微小的变形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经过专家评审组对模型表现、计算书质量及答辩情况的综合严格评审,最终推荐获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
模型展示组的比赛同样精彩纷呈。各参赛队伍通过精心制作的实物模型、图文并茂的展板以及流畅自信的现场陈述,向评委生动展示了其作品的创新设计理念、独特结构形式、精巧力学构思与鲜明技术特色。作品题材广泛,涵盖新型结构体系、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大跨空间结构、新材料应用等多个前沿和热点方向。评委们围绕模型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工艺水平和陈述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评审。最终,经专家组严格评审,推荐获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1项。
竞赛闭幕式由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李红明主持。评审专家组组长三江学院胡夏闽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赵宝成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岳健广教授分别对竞赛进行了专业点评。最后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伍凯作了赛事总结并主持会旗交接仪式,下一届赛事将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
本届竞赛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竞技,更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它有效检验了学生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条件下,综合运用力学知识、材料性能、结构概念、计算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素养。竞赛为促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深化省内高校间土木工程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现和输送土木工程行业亟需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筑了一个高端、专业、富有活力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