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族文化,感悟历史底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日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7月4日,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日活动来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增强会员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拓展专业视角,并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汲取灵感,助力土木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本次活动由省学会副理事长王华带队,省学会分支机构、地方学会、会员单位代表共20余人参加。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民族学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系统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展陈内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博物馆依山傍水,背靠泸山,面朝邛海,整体建筑融合了彝族古典风格,红、黄、黑三色交织的外墙图案以日、月、山、水等自然元素为灵感,展现了彝族文化的原始生命力。馆内陈列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为“富饶美丽的凉山”“民主改革前的奴隶社会”“伟大的民主改革”三大板块,通过实物、文字、图片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彝族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及风俗习惯等内容。考察团依次参观了“社会生产力”“等级与阶级”“家支习惯”“宗教信仰与婚姻家庭”等展厅,深入了解了彝族社会从奴隶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跨越,以及其独特的文化体系。
参观过程中,考察团结合土木建筑专业视角,对博物馆的建筑布局、材料运用及文化符号的呈现方式展开讨论。彝族传统民居的院落结构、装饰工艺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理念,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同时,博物馆在保护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也启发了大家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