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年会在南京召开
2024年12月27日,“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年会”在江苏南京圆满召开。会议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指导,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办,久大产业投资集团承办。来自科研教育、规划设计与建设施工一线的近200名行业领导、专业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与在校硕、博士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本届会议以领导致辞拉开序幕,随后专委会主任委员成玉宁教授做年度工作报告与展望,副主任委员赵永艳书记宣读了《关于 2024 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获奖的通知》。本次大会以“数智景观”为主题,组织了12场精彩的主题报告,全面展现了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在2024年的工作成就,并深入探讨了当前我省在风景园林实践与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及最新动态。
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赵兵秘书长主持。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卢红标秘书长、久大产业投资集团陶绪祥董事长分别致辞,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玉宁教授对学会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赵兵秘书长主持开幕式
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年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卢红标秘书长向协办单位、专委会代表以及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谢意,肯定了风景园林在国家战略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学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展望未来,卢红标秘书长倡导学会常态化开展职业活动,紧密围绕“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当前科技发展前沿方向,精准对接企业及行业的多元化需求,开设系列小专题研讨会,不断深化行业内外的互动与合作,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革新。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卢红标秘书长致辞
久大产业投资集团陶绪祥董事长对年会召开致以衷心祝贺、对参会全体代表表达热烈欢迎,并对久大产业投资集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陶绪祥董事长指出,创新是集团不断前行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则是最为关键的力量源泉。集团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与研发实践,积极引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求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始终保持主动。同时,陶绪祥董事长指出,期待围绕数字景观这一主题,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风景园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久大产业投资集团陶绪祥董事长致辞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玉宁教授对2024年度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成玉宁教授指出,会议的顺利举行离不开各位来宾的支持,并对专委会过去一年取得的工作进展表示肯定。一是健全组织建设与管理,保障日常工作开展。二是召开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作为承办单位举办6届国际数字景观研讨会,开辟以公众号为代表的媒体平台传播阵地。三是鼓励在论文评奖基础上汇编成册,反映江苏风景园林人在研究实践上的新探索、新成果,新成绩。四是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持续探索风景园林事业转型发展。展望未来,成玉宁教授强调要脚踏实地,继续做好专委会组织协调工作,凝聚学术力量开展前瞻性研究。同时,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教育研究赋能新质生产力。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玉宁教授致辞
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优秀论文奖颁奖
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年会主题报告环节由李浩年副主任委员主持。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李浩年副主任委员主持主题报告环节
在主题报告环节,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玉宁教授以《数字景观进展》为题首先进行了主旨报告。成教授聚焦于城市绿地智慧管控的数字化进程,强调通过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实现城市绿地的数字孪生与智慧管控。成教授详细阐述了城市绿地智慧管控的内在逻辑:从数据采集与多源融合,到构建实时映射的动态孪生环境,再到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与诊断,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精准施策。报告还展示了城市绿地智慧管控的多个应用场景,并介绍了城市绿地智慧管控平台的架构与功能板块。成教授指出,在追求管控精准化与精细化的当下,我们的发展路径必然是从数字化跨越至智能化,并最终迈向智慧化,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玉宁教授做主题报告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张晓鸣副主任委员以《当下风景园林的价值认知》为题进行主题报告。风景园林是多学科融合领域,旨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报告中强调了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应从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评估绿地价值,并提出在时代发展中,应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最后,他呼吁从业者们紧抓核心价值,不忘初衷,加强科普宣传,广泛传递风景园林的行业价值。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张晓鸣副主任委员做主题报告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肖湘东教授以《古典园林滨水岸线观景适宜度数字化研究》为题进行主题报告。肖教授团队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艺圃古典园林进行了遗产信息模型构建。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究了游客观景视点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景观偏好的关联。基于这些发现,对艺圃滨水岸线的景观适宜度进行了评估。这种数字化评价方法不仅为古典园林注入了新活力,也为现代景观绿地设计提供了宝贵指导。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肖湘东教授做主题报告
江苏久智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晨以《数智赋能公园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介绍了久智科技利用科学化和数字化手段推动绿地转型的成功案例。久智科技首创“1平台+3智慧中心+N应用场景”体系,通过数字化巡查、AI安防监控等手段变革公园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采用无人喷灌、无人割草机等智能化设备推动公园养护模式革新,实现全线降本;同时,通过商业运营、互动设施等方式,变革游客经营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并提升好评度。这一系列举措助力公园向数字化、智慧化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迈进。
江苏久智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晨做主题报告
2024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题论坛由扬州大学园林系吴涛副教授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哲教授主持。
扬州大学园林系吴涛副教授主持主题论坛上半场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园林院曹隽副总工程师以《城市绿地碳汇空间构建与减源增汇协同研究》为题,探讨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城市绿地碳汇空间。研究发现,绿地直接碳汇与构成特征紧密相关,间接碳汇则受布局特征影响较大。研究进而定义了绿地碳汇空间类型,并梳理城市各类绿地碳汇影响因子,建立城市绿地类别与碳汇空间的匹配关系。最后提出六大行动指引,在存量更新背景下探索低碳园林绿化建设新方法、新技术。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园林院曹隽副总工程师做报告
江苏省仁智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余晓毅董事长以《浅谈园林中的人、情、事——38年的从业感想》为题,从公司实际设计与建设案例出发,深入剖析了当前景观设计领域存在的痛点问题。余晓毅董事长指出,虽然人性化设计理念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在部分项目中未得到全面落实。设计不当将导致景观的实用性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和使用问题,影响公众体验和满意度。需要通过精准施策的思路,既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
江苏省仁智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余晓毅董事长做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徐振教授以《存量视角下综合公园周边环境与微更新潜力分析》为题,以石家庄、南京、绍兴的综合公园为例,利用开源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泰森多边形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探究综合公园及周边绿地步行服务范围,并进一步研究社区—公园步行路径的微更新潜力以及优化路径,为构建“公园系统+口袋公园”的多层级服务体系和“协同性”微绿地组群营建提供策略。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徐振教授做报告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刘玉华院长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双高”园林艺术专业群建设经验分享》为题,指出国家“双高计划”的深入实施,为学院园林艺术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遇。近年来,风景园林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路径,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开展技术研发,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在具体经验分享中,刘玉华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专业群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刘玉华院长做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哲教授主持主题论坛下半场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建筑与遗产保护设计院钱逸琼主任工程师以《“新、旧交融”——新技术支撑下的文物保护修缮》为题,探讨了莫玄武湖涵碧轩旧址、清凉寺遗址等多个项目的修缮和保护技术。项目中采用了多种数字化方法,例如使用倾斜摄影技术替代传统测绘;利用现场检测数值以及残损照片,定量分析加固修缮措施的强度等,推动了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建筑与遗产保护设计院钱逸琼主任工程师做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辉教授以《人与自然的共生——生态规划与设计几个案例》为题,系统阐释了“共生”的核心理念;并从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两大维度出发,结合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详细剖析了不同场景下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具体方法。汪辉教授强调,风景园林设计师应秉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努力平衡艺术美感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从而实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外交”,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辉教授做报告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丁金华教授以《苏南水网地区景观生态风险多情境模拟与规划应对》为题,首先针对苏南水网地区由于建设用地扩张,导致景观破碎化增大、连通性下降、生境质量降低等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ArcGIS平台进行水网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及进行多情景的水网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模拟预测。最后,丁教授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探讨了水网城市景观生态风险问题的韧性规划路径和策略。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丁金华教授做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袁旸洋副教授以《基于数字孪生的景观环境分析与管控初探》为题,从数字孪生在乡村景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切入,阐述了构建乡村景观数据库,将多源数据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融合,实现乡村景观信息二维及三维状态下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查询与共享。同时,袁旸洋副教授就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分享了近期的研究进展,结合相关研究数据,指出城市公园并非必然扮演“碳汇”角色,建议在空间更新与建构中识别高频活动空间与高效生态空间。展望未来,袁旸洋副教授强调应充分利用数字孪生与物联网技术,为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景观环境管理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袁旸洋副教授做报告
闭幕式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主任委员成玉宁教授做大会总结。成玉宁教授对此次学会的成功举办作出高度评价,并对久大产业投资集团、与会嘉宾、报告学者以及参会专家、同仁表示感谢。成玉宁教授指出,未来风景园林专委会将继续在各位同仁的齐心协力下,在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的有力领导下,持续开展系列有声、有色、有成果的学术活动。
为提升活动品质与扩大影响力,专委会计划拓宽优秀论文评审范畴,并启动学生竞赛评奖及微视频、摄影主题竞赛,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学子的参与热情,并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深化公众对风景园林行业价值的认知。同时,专委会将积极探寻双赢的专题研讨新路径,鼓励承办方积极出题,汇聚行业精英的智慧,邀请主流设计单位分享前沿探索与宝贵经验,携手绘制共绘行业转型发展新蓝图。
成教授坚信,风景园林专委会将不断推动人居生态景观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风景园林事业作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成玉宁教授做闭幕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