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工程防灾与增益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2024年12月8日,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由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工程防灾与增益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
会议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主持。
鉴定委员会由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生水教授级高工、同济大学冯世进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阎长虹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周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张振营教授和陆军工程大学谭跃虎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委员。
河海大学施建勇教授、东南大学杜延军教授、河海大学李玉萍副教授、舒实副教授、吴珣副教授和张宇辰博士后等课题组相关成员参会。
课题组向鉴定委员会汇报了研究成果,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后认为提供的鉴定材料齐全,符合鉴定要求,取得了以下科技新成果:
(1)发明了多产物多工况生物反应器,提出了降解产物变化模型,建立了填埋场多场耦合分析理论,提出了堆体气压计算方法;
(2)发明了考虑温度效应的衬里结构多界面环剪试验设备,揭示了多衬里结构变形和强度变化规律,研发了考虑气压的垃圾堆体“滑移-平移”稳定性分析方法与灾变控制技术;
(3)研发了填埋场扩建新增库容技术、填埋场水平循环管热利用技术和稳定化垃圾土强夯等地基处理技术,为中后期填埋场增益提供了关键技术。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