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用”到“实用”,如何让智能建造技术真正助推现场施工|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总工委系列主题思辨活动在苏州召开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性,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结合土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开展小型深度思辨式学术研讨会,并首次在苏州组织。
2024年10月24日,“从‘试用’到‘实用’,如何让智能建造技术真正助推现场施工”主题讨论会在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总工委”)主办,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建、苏州市相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盛成、陕建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明生以及华建、中建五局、中建八局、中建新城、苏州一建等建筑企业和广联达、威视通、高立设备等科技研发、设备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主题思辨活动是总工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策划的在当前建筑业遭遇大变革、大挑战、大改造的基础下,提出的系列研讨活动的首次开展。通过以企业总工为核心,逐步开展大讨论、大碰撞、大调研,旨在探求打通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结点,实现先进技术的可成型、可落地,普适技术可复制、可推广,真正助推项目施工过程的提质增效。当前,智能建造已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入探讨智能建造领域的最新技术、分享成功案例、促进交流合作,特举办本次“智能建造总工沙龙”。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索智能建造的未来趋势,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加速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沙龙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各位领导专家与企业代表们就围绕“智能建造平台、装备的落地化探索”和“建筑楼宇智慧运维”2个主题6个方向展开,针对智能建造平台与现场管理的联动问题、智能装备的价值公式、智能装备下科技劳务问题、智慧运维平台使用率问题、楼宇节能减碳问题、智慧运维系统维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的全过程智能化。在未来,智能建造的技术产品应用场景需要更加体现价值导向,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报告1:智能建造管理平台轻量化探索
在智能建造体系升级的核心与目标方面:智能建造体系的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围绕物资一体化、劳务一体化、安全一体化进行深度整合,要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协同、安全的建造环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进而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
报告2:基于建筑全周期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在智能建造平台现状与问题方面:智能建造平台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优化平台种类数量,减轻工作量和管理复杂度,通过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满足多层级管理者数据需求,打通各层级直接数据流通壁垒,各方共同努力,从技术研发、平台整合、数据管理、设备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最终实现跨平台协同办公。
报告3:5G无人塔吊的应用分析
报告4:AI技术在辅助施工中的探索实践
在施工设备智能化应用方面:5G塔吊和AI全景安全帽等创新应用虽已初露锋芒,但仍存在不少问题。5G塔吊虽能提升作业效率,但安全风险依然不容忽视,且现场效率的提升空间仍有待挖掘。AI全景安全帽则使项目现场过于透明,可能引发新的管理难题,需要进一步调研与探讨。
报告5:传统施工设备无人化、智能化探索
在智能化施工设备的现场试用方面:当前的应用情况凸显了研发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和经验了解不足,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技术研发、平台整合、数据管理、设备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以钢筋与模板加工技术为例,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钢筋与模板的加工效率,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和产品验证,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报告6:建筑楼宇智慧运维系统
在楼宇智慧运维方面:当前面临数据孤岛、设备老化、能源管理粗放及应急响应滞后等多重挑战。应当加速构建高效信息网络,以绿色·智慧·低碳·零碳为目标,综合运用高效节能的楼宇控制系统,配合能耗预测算法,实现参数化、智能化,达到好用、易用、能用的目标,有效提升楼宇智慧运维水平,提升建筑可持续运用能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与会代表还前往苏州思萃融合基建研究所SE-LAB实验室,现场了解智慧运维系统产品实地操作演示,对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在建筑节能、减碳运营上的实际作用有了直观的认识。
总工委主任委员、研究所李国建所长表示,智能建造在未来建筑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此次研讨会旨在会聚行业专家、专精技术人员,以开小会的形式说真话、说实话,探讨束缚当前智能技术应用难点痛点,找到当前阶段的共性问题,达到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全过程应用,促进技术交流与行业合作的目标。
下一步,省学会总工委还将联合行业相关单位,引导更多的科技力量加入智能建造的研究和实践中来,聚焦工程建设难点痛点,组织系列小型深度思辨式学术交流会,推动智能建造的价值应用和实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学研究“最先一公里”和市场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