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预制框架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2023年12月24日上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公共建筑预制框架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会议邀请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南京金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高工程师夏长春分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研高工程师鲁开明、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教授级高工汪凯、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研高工程师高宝俭、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研高工程师程建军、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中心研高工程师朱强等7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主持会议。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工程师季旸、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工程师石梦琪等课题组相关成员参会。
课题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存在的装配形式、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预制构件安装精度、吊装安全性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施,并应用BIM技术开展了系列技术攻关,形成创新成果如下:
1)分析了国内常见的“预制主次梁+叠合楼板”形式,发明了一种预制主次梁定位拼装装置,有效提升了装配效率,形成了“现浇主梁与预制次梁、叠合楼板的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方法,解决了高效施工的难题;
2)研制了一种可周转可调节的组合式钢筋定位器,能够适应多种预制柱竖向连接钢筋的精准定位,通用性强,成本低,提高了预制柱的安装质量;
3)研制了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钢筋定位精度智能辅助测控系统,发明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灌浆施工方法,保证了钢筋套筒连接灌浆质量;
4)运用BIM技术辅助机电施工,形成了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工艺,发明了基于Dynamo的BIM模型元素编码信息录入方法。
课题获得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形成省级工法2项,发表中文核心刊物论文1篇、国家级期刊论文4篇,获2项软件著作权。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盱眙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南京三毛厂中学、南京秣陵新市镇三期安置房及公共基础设施、南京2019G31地块商业综合体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