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总结会暨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苏州举办
2023年8月10日下午,江苏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院士中心”)总结会暨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苏州轨道交通集团顺利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倪志强,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副秘书长卢红标,苏州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占生等院士和领导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江苏省住建厅原副厅长徐学军、省土木建筑学会城轨专委会主任张大春等中心专家团队成员,中心联合工作机构成员,苏州轨道集团相关部门代表等。
会议由苏州轨道集团王占生总经理主持。
金铭董事长首先对院士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苏州轨道交通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转型情况,肯定了院士中心3年来取得的成绩,为苏州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工程创优工作提供了高屋建瓴指导。金铭董事长强调,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讲话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集团公司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希望创新研究院依托院士中心优势资源,开展创新研究,助力苏州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卢红标副秘书长做院士中心三周年工作回顾。从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与成效、下一步计划与建议三个方面,对院士中心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如定期举办院士报告会;围绕工程建设急需,开展了6项卡脖子问题攻关;围绕工程质量提升,完成6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完成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及团体标准的编制,对科研课题进行指导、检查和鉴定;加强创优过程指导,助力“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工程”斩获詹天佑大奖;发挥相关资源优势,加强人员业务提升和人才培养等。
随后,双方举行签约仪式,王华副理事长、王占生副总经理代表双方单位签订院士中心二期建设合作协议。
会议举行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缪昌文院士、陈湘生院士、刘加平院士、李政巡视员、金铭董事长、王占生副总经理共同为创新研究院揭牌。
随后,科技创新研究院负责人就创新研究院筹建情况以及院士中心二期工作计划、创新研究院下一步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院士中心专家团队听取了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缪昌文院士表示课题研究要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相关研究要做的更深、更实,成果要向国内、国际领先的目标努力,争取取得省部级一等奖或者国家级科技奖项,其次是要打造一条长寿命、智慧型的轨道交通示范线,做好亮点工程,同时兼备绿色低碳以及人文舒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理念,按需利用好节能减碳新技术服务地铁工程。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陈湘生院士表示苏州轨道交通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做出苏州特色,树立苏州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形成苏州地铁的建设模式,从而达成引领中国地铁发展的大目标。在工程建设方面,可以依托院士专家团队,打造标杆示范线路,做好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减碳工作,应用新型智能技术手段,做好设计阶段的能耗控制工作以节约工程建设投资。
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院士表示在业务方面可以整合国内先进的技术,并从其中一两个方向进行突破,做出苏州特色;其次可以从需求端出发,将科研、设计、施工等全流程进行整合。同时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在研究内容方面增加健康检测与评估体系,并以数据库基础,做好以人为本、低碳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表示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三年以来,切实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工程创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结合创新研究院和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轨道交通碳交易研究非常具有前瞻性,但同时要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如低碳建造、绿色运营的相关技术手段,做好地铁车站能耗标准的研究;二是要做好轨道交通的上盖和开发一体化研究,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结合,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等研究内容;三是要做好苏州轨道与苏州人文、地理深度结合的工作,将车站赋予苏州的历史记忆,通过车站对外传播苏州文化,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苏州文化以及苏州的风土人情等;四是联合院士团队共同申报国家科研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培养科研人才。
江苏省住建厅原副厅长徐学军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研究院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吸收相应人才,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做出苏州轨道交通的特色,打造苏州轨道交通品牌和名片,带动江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轨专委会主任张大春认为顶层设计对于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在实际工程中要加强全寿命周期康养一体化研究,从全寿命周期的眼光考虑问题,通过研究运营期间的情况,反过来指导工程建设。
省科协李政巡视员对院士中心三年来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下一步省学会与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将不断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取得更大实效,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研究院、科技产业公司强链、补链作用,贯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产业培育”全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