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会展场馆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和“预应力交叉梁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2022 年 12 月 27 日下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由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型会展场馆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和“预应力交叉梁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
会议邀请东南大学教授郭正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孙逊分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建军、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鲁开明、江苏新筑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栾文彬、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工程师李敏等 7 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
省土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主持会议。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卫国、高级工程师顾东锋、蔡铭、穆小香、秦浩等课题组相关成员参加了会议。
“大型会展场馆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结合南通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在会议中心箱型梁的吊装、会议中心桁架提升实时监测和展览中心桁架滑移实时监测、展览中心登录厅圆锥面与三角斜面金属屋面安装等做了技术创新:
(1)发明了一种基于北斗 GNSS&BIM 的结构施工多点同步高精度动态变形测控方法,解决了关键节点坐标的同步实时测控,提高了测量效率,保证了桁架屋顶液压整体提升的安全性;
(2)研发了基于 BIM 的箱形杆件内置短牛腿对接连接快速安装方法,提高了工效,解决了现场安装尺寸偏差问题,确保了焊缝质量;
(3)创新了基于 BIM 的圆锥面与三角斜面金属屋面的连接构造,优化了屋面节点,提升了安装效率,解决了连接部位处的防水难题;
(4)结合钢管桁架分区段累积滑移施工,研发了具有自动监测装置的滑移结构及控制技术,提高了滑移效率和安全性。
课题研究成果取得发明专利 1 件,实用新型专利 3 件,省级工3 项,缩短了整个展馆的施工工期,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种基于北斗 GNSS&BIM 的结构施工多点同步高精度动态变形测控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预应力交叉梁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课题依托无锡乐坤物流园项目施工,对预应力交叉梁张拉端与柱交汇的复杂节点开展了基于数字化设计与节点构造分析等技术创新研究:
(1)创新设计了四种交叉梁柱节点张拉端加腋新型构造,实现了大跨度预应力梁有效预应力的建立,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2)在对连续梁交叉节点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梁截面尺寸、加腋长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科学制定了柱侧张拉顺序和张拉时机,保证了预应力交叉梁施工的质量。
(3)应用 BIM 技术创建预应力交叉连续梁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钢筋碰撞检查、结构分析,深度校核,实现了可视化、数字化交底施工。
课题研究成果取得实用新型专利 7 件,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