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边缘计算的航道工程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感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11月23日下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由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施桥口门办”)、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5G边缘计算的航道工程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感知技术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由省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主持。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吉林、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刘世同处长分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林江、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张晓冬,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剑、东南大学金远平教授、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张晓辉等7位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本课题成果鉴定会议以线下会议的方式开展,施桥口门办王爱民、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汪彬、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杨樱等课题相关研发人员参加了线下会议。杨樱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成果汇报。
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课题汇报,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后,经质询、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1、课题组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鉴定要求。2、课题组以航道工程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安全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施工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因素模型,综合运用5G、边缘计算和视频AI识别技术实现对航道工程施工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的智能感知和管控,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以设备配置、风险感知、安全管控为重点,提出了航道工程施工吊装作业安全管控成套解决方案。2)基于随机 Hough 变换和HSV 模型,紧密结合航道施工吊装作业应用场景,研发了深度学习安全风险识别算法,有效解决了作业人员身份识别、吊物符合性验证和安全范围界定等问题。3)充分发挥5G边缘计算优势,提出了适应航道工程施工吊装作业安全预警管控的“云-边-端”技术架构。3、成果已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2篇,社会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在将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航道工程施工吊装作业安全管控领域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