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和推荐项目分别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292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162项。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组织鉴定的项目“超长超宽堰筑法隧道抗裂防渗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推荐项目“高性能预制桩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由省学会会员单位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东南大学等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局长、省学会桥隧专委会主任委员蒋振雄,东南大学教授、省学会常务理事刘加平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省学会常务理事刘松玉作为前三完成人的“超长超宽堰筑法隧道抗裂防渗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项目,于2022年3月12日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依托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程,针对堰筑隧道普遍存在“十隧九漏”“结构变形失稳”“环境负荷大”等突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测试与工程实践,对堰筑法隧道主体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堰筑法隧道施工渗透稳定与超长隧道不均匀沉降控制、超长隧道资源化利用—减排—长寿命协同的绿色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等堰筑法隧道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由省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省学会常务理事张雁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高性能预制桩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土木建筑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由省学会推荐参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该项目建立了预制桩用混凝土化学功能材料起效机理与构效关系,研发多类型预制桩制品用超早强型、降粘型、抗泥型等化学功能外加剂设计应用合成技术,实现全系列产品工业化生产与规模化应用;研究并形成增强及抗蚀功能的复合矿物掺合料体系,系统研究并提出基于原料类型、成型、养护工艺及性能需要的预制桩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预制桩复杂地质环境、腐蚀性环境下的应用难点,推动了工程建设行业工业化、生态化、节能化发展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