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一届“环亚杯”江苏省大学生医养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与学术论文竞赛”决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院校及相关院系:
为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养老、长期照护、特殊教育等健康福利事业与建筑设计及相关研究工作的有机融合,提升医养建筑质量,繁荣医养建筑创作,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学术交流,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医院建筑专委会于2018年12月底开展了第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医养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与学术论文竞赛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支持及省内多所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按照《江苏省大学生医养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与学术论文竞赛》相关要求,现将经过初审的参赛作品和论文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对于通过初审的参赛作品和论文,兹定于2019年6月22日于南京进行决赛。决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决赛时间
2019年6月22日全天。
类别 |
时间 |
参赛报到、抽签 |
7:30-8:00 |
入场准备 |
7:30-8:30 |
分组答辩 |
上午8:30-12:00 |
评优答辩 |
下午13:40-15:20 |
致辞 |
15:30-15:45 |
颁奖 |
15:45-16:30 |
2、决赛地点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南京大学北门对面,地铁4号线云南路站3号口出站)
3、成果要求
3.1 设计作品组:
1)每项参赛作品须提交1套打印文本,A4、A3均可,版面大小和表达方式不限;
2)图纸内容:包括能充分表达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效果图,分析图,图纸上还须附有5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
3)提交参赛人简历一份(PDF文件,包括姓名、学校、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等内容)。
3.2学术论文组:
1)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校、院系、专业、年级等内容;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时,须注明单位与职称),受到资助的论文还须注明项目或基金编号。
2)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参赛论文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
7)已发表、已录用的参赛论文须提供刊登或录用的情况说明。
8)参赛论文须以 word及PDF两种文件形式在指定日期内提交至竞赛指定邮箱。
4、现场提交要求与答辩须知
1)按时报到、抽签、答辩;
2)决赛现场不提供打印服务,请先期自行制作:
i. 每份参赛设计作品提交1套的打印文本,方便评委查阅和同学们间的交流;
ii. 每篇参赛论文A4打印件一式五份,提交评审小组四份,参赛同学间互相交流一份。决赛论文没有字数和页数限制,正文请采用五号字,通栏排版,字间距建议1.25倍;
iii. 5分钟答辩PPT。
3)每件设计作品/论文的现场汇报时间为5分钟,评委提问3~5分钟。
4)汇报形式与方式自定,不局限于PPT展示。
5)组委会将在现场提供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但组委会提供的电脑只具有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如作品展示需要使用特珠软件,请自备电脑并提前前往答辩地点调试。
6)决赛的电子文件及用于现场展示的平面设计作品、软件、实物模型照片、数字媒体作品等电子文件,刻录成光盘(每件作品一个光盘,并在光盘表面标明学校和作品名称)一并交由各组答辩秘书存档。
5、评优办法
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医院建筑专委会邀请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和论文进行现场评优,当日公布竞赛结果。
竞赛分为设计作品和学术论文两组,每组各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若干名。主办方将同时对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颁发相应获奖证书。
6、周边配套
6.1周边酒店
本届竞赛交通住宿自理,周边酒店推荐如下表,请自行网上预订或电话预订。
酒店名称/电话 |
位置、价格 |
东南大学文园宾馆 025-68184666 |
价格:标准间(协议价196元/天) |
位置: 南京市太平北路134号 地铁3号线鸡鸣寺地铁站 地铁4号线鸡鸣寺地铁站 |
|
预订方式:网上预订或电话预订 协议价请电话预订025-68184666 |
温馨提示:协议酒店价请在预定入住时告知参加“第一届“环亚杯”江苏省大学生医养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与学术论文竞赛”的参会人员。
6.2南京站、南京南站至东南大学文园宾馆推荐路线:
序号 |
出发地点 |
地铁(推荐) |
东南大学文园宾馆 |
1 |
南京站 |
地铁3号线 2站 约8分钟 |
鸡鸣寺地铁站1号口 |
2 |
南京南站 |
地铁3号线 10站 约20分钟 |
鸡鸣寺地铁站1号口 |
6.3东南大学文园宾馆至比赛地点推荐路线:
序号 |
东南大学文园宾馆 |
地铁(推荐)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1 |
鸡鸣寺地铁站 |
地铁4号线 2站 约8分钟 |
云南路地铁站3号口 |
7、联系方式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医院建筑专委会
地 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方式:徐晓荔17372285075,徐熠13912971737
附件:第一届“环亚杯”江苏省大学生医养福利设施建筑设计与学术论文竞赛决赛名单
一、参赛论文
序号 |
题目 |
作者姓名 |
1 |
垂直农业对医疗建筑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及其节能效果研究 |
李加强,王文娟 |
2 |
基于滨水环境老人行为数据分析的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 |
肖蒙 |
3 |
城市中心区老年人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
朱昂 |
4 |
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及其地区差异 |
周超 |
5 |
UBRC模式在国内的可行性研究 ——以南京市鼓楼区西北片区为例 |
刘越榴 |
6 |
健康城市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评价研究 ——以苏州相城区为例 |
吴芝薇,沈美彤 |
7 |
基于GIS的南京中心城区及新城急救医疗设施选址预警及优化 |
张宸,瞿志雯, 李雅迪 |
8 |
深圳市院前急救体系的评析与优化建议 |
季啸白,刘璞桥 |
9 |
日本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实践与启示 ——以心血管医疗设施为例 |
蒋志伟 |
10 |
基于昼夜人口分布差异的医疗设施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 |
秦博娜 |
11 |
收缩城市的乡镇医疗设施规划方法研究 ——中国明光市与日本南加贺二次医疗圈的比较分析 |
张宁芮 |
12 |
基于网络地图的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可达性分析 ——以扬州市为例 |
陈韵玄 |
13 |
基于医疗服务特色的建筑策划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PH医院为例 |
吴晓璇,车毓沅,王安琪 |
14 |
大型医院门诊药房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
胡侃 |
15 |
基于Revit平台的医院手术部综合信息模型及其平面自动规划和模型自动创建的初步尝试 |
周宇琪 |
16 |
基于VR的医疗建筑轮椅视角下空间尺度认知研究 |
蔡菁,张文静 |
17 |
不同科室门诊患者候诊行为特征与座椅排布需求探究 |
陈韵玄、曹含嫣 |
18 |
国外重症监护室设计趋势研究 ——以Award Winning ICU Designs为例 |
秦锦钰 |
19 |
基于循环理论的因幼儿计划免疫综合医疗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鼓楼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
凌瑞州 |
20 |
国外失智老人照料单元设计趋势研究 ——美国设计模式的转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 |
徐一帆 |
21 |
认知症老年人友好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郑玥 |
22 |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设施交通空间多义性研究 |
聂士祺 |
23 |
基于国内老年人群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田园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史悦 |
24 |
高校老年教职工居住活动场所设计调查与研究 |
章依格 |
25 |
苏州文化旅居养老理念下的民宿建筑适老优化设计研究 |
郭烁,冷小娅,郑毅 |
26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苏州民宿建筑无障碍及智能照护设计研究 |
许沁怡,戴翩翩 |
27 |
共享时代下“空间养老”模式可能性探索 |
陈秋杏 |
28 |
基于互助养老理念的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研究 |
张悦 |
29 |
高龄健康住宅设计研究 |
唐蓉 |
30 |
海南旅居养老社区营造影响要素研究 |
曹含嫣、唐蓉 |
31 |
社会资本视角下养老院建筑空间优化研究 |
孙玉京 |
32 |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安宁疗护建筑设计初探 |
李东会 |
33 |
基于MassMotion仿真模拟的 养老院介护比例对安全疏散影响研究 |
金博伟,李佳 |
34 |
中国农村老年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
周绪凤、马亚娜 |
35 |
苏州失地农民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邱佳琰,马庆华,孙宏鹏 |
36 |
苏州失地农民老年人养老负担及家庭承载力研究 |
邱佳琰,马庆华,孙宏鹏 |
二、参赛设计作品
序号 |
题目 |
作者姓名 |
1 |
南京市某中医院方案设计 |
秦锦钰,徐一帆,朱昂,刘成杰,李漱洋 |
2 |
基于工业化装配式建造的医院建筑设计 |
李珂,张焱珲 |
3 |
基于水平和垂直交通体系优化的医院设计 |
徐熠,陈欣欣 |
4 |
涟漪——基于空间组织优化的医院设计研究 |
卢思霏,袁浩 |
5 |
医院门诊医技楼中各科室相对位置关系优化研究 |
应宏扬,高爽,陈之璇 |
6 |
BIM技术在医疗建筑策划中的应用——传染科研究及其护理单元平面空间排布设计 |
钱程 |
7 |
江阴市元林康复医院规划及医疗综合楼建筑设计 |
杨璐 |
8 |
分合(综合医疗康复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 |
毛文力,常倩,阿迪力·阿布来提 |
9 |
院·景(综合医疗康复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 |
陈传凯,夏天,古力帕丽·艾合买提 |
10 |
综合医疗康复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 |
周严峰,张睿婕,潘家卿 |
11 |
聚宝山康复中心设计方案 |
秦锦钰,徐一帆,朱昂,王洪旭 |
12 |
望海-LH医养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 |
徐菁菁,桑甜 |
13 |
LH医养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 |
陈韵玄,蒋志伟 |
14 |
家——医院设计 |
肖强,蒋铭丽 |
15 |
SHARING IS CARING |
杨洋,宋晨,黄晓林 |
16 |
医疗康养建筑设计——憩园 |
于航、高晨 |
17 |
医养融合设计——复乐园 |
赵晨、陆屹 |
18 |
乐山——医疗康养建筑 |
施明月,陈雨航 |
19 |
聚合·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 ——南京市六合中医院二期老年人照料设施方案设计 |
温亚辉 |
20 |
回家 |
黄楠,韦乐樵 |
21 |
樞——基于行为多样性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
沈梦帆、胡峻语 |
22 |
养老微广场 |
韩志宇、杨敏 |
23 |
山林栖 |
亢媛、朱琳、关迪 |
24 |
耋愿——老人康养+康健空间住宅改造设计 |
潘妍、孙浩 |
25 |
回院 |
王柏,郭琦 |
26 |
蚌埠民政项目园老年介护中心方案设计 |
秦锦钰,徐一帆,朱昂,韦星宇 |
27 |
养怡苑——老年疗养院设计 |
郎烨阳,周宇青 |
28 |
秋斓苑 |
张喻钦,吕晨阳 |
29 |
Healing City |
陈秋杏,成玲萱 |
30 |
养老设施设计 |
李宝飞、简金昌 |
31 |
小型社区嵌入式康复养老建筑设计 |
张伊芸,宋静文,任彦炳 |
32 |
夕享庭居 ——基于广州知识城既有别墅改造的老年共享之家设计 |
李可澜,高远 |
33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李巷村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 |
李天,李让, 李家祥,郭鑫 |
34 |
李巷村低龄老年人养老社区设计 |
吴慧敏,刘洋 |
35 |
养老社区规划及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
国佳琪,秦群捷 |
36 |
绿色疗愈——老人与自闭儿童综合福利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宋梦梅,曹艳 |
37 |
归园田居——老人与自闭儿童综合福利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吕雅蓓 |
38 |
星巢——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设计 |
关经纯,姚博文,汪梦露,王梦如 |
39 |
屋宇之下——自闭症儿童幼儿园设计 |
彭隐 |
